中药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机构设置  教务教学  科学研究  党建工作  学生工作  中药文化  联系我们  学校主页  基地建设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教务教学>>课程建设>>正文

中药学院召开17版课程标准修订研讨会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7-09-15  浏览次数:

  
    2017年9月14日,中药学院在行政楼601组织召开中药专业、中药制药专业17版课程标准修订研讨会,执行院长阮洪生、副院长蔡伟、中药专业和中药制药专业负责人及专业建设团队成员、教研室主任、课程标准撰写人参加,会议由副院长蔡伟主持。
    执行院长阮洪生强调了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的紧迫性及重要性,期望各位老师保质、及时完成该项工作。
    副院长蔡伟介绍了会议的召开背景及新版课标修订原则,1、为了适应17版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2、推进课程思政化改革,课程标准需要注重道德教化,并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助力“扩校、升本、创一流”目标,课程标准需要进一步向本科院校看齐,但同时也不能盲目本科化;4、立足于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课程标准需要主动适应企业需求的变化,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学生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中药、中制专业负责人钱桂敏、夏苗芬介绍了17版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变动之处:①培养目标由“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改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②培养目标取消对各类职业证书的要求;③选修课学分比重增加;④课程学习时间由“2+1”改为“2.5+0.5”;⑤中药学专业个别课程名称做了修改;⑥中药制药专业减少了《药用植物栽培》和《医药企业管理》等课程。
    各课程标准撰写人分别汇报了各自的修订情况,与会人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相关课程存在同一门课程对中药专业和中药制药专业共同开设情况,各课程标准撰写人均能结合不同专业培养目标而有所区别。比如《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标准中药专业强调基础而中制专业则偏重应用;中药专业《实用中药学》与中制专业《实用中药与方剂》课程名称不同,与对中药专业采用传统授课方式相比,对中制专业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多数课程体系成熟,课程标准制定合理规范,得到专业负责人及建设团队的一致认可,同时,与也对部分课程提出了修改建议,如《中药制剂检验技术》、《实用中药药理》等课程的实验实训课程内容需要进一步优化,《中药保管养护》课程缺乏实验实训影响学习效果。通过此次课标制订研讨会,各专业教师更加明确了自身任教课程在新版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地位,将依照课程标准制定原则继续修改、完善。(吉薇薇供稿)

版权所有:浙江药科职业大学 备案:浙ICP备11036339号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四明路6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