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门课程有思政味 个个老师挑思政担
------中药学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通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一个‘全员育人共同体’、一套‘课程思政’教学规范和一系列‘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达到‘门门课程有思政味,个个老师挑思政担’的效果。”这是在10月24日中药学院召开的“课程思政”建设动员大会上,中药学院确定的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校党委副书记杨俊杰出席动员会并讲话,他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一是要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类课程与思政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专业课和思政课都是育人的主阵地,每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负有育人职能,“课程思政”建设时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体系的有效途径;二是为人师表才能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只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才能树立好榜样,以自身的言行影响学生,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三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到每一堂课。教师要严守课堂政治纪律,严抓课堂教育秩序,敢抓敢管,以良好教风、学风带动校风,从小处入手,就细部落脚,悉心点亮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专注度,引发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认同,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四是要突出中药学院的特点,做出亮点,创出品牌。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药学院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要注重挖掘中医药传统文化元素,将中医药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通过全方位教学设计、全过程引导推进,将思想政治工作“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育教学,实现“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身。
动员会由学院党总支书记孙文珠主持。会上,执行院长阮洪生详细介绍了“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以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为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课程思政”,要求所有任课教师不仅要在思想认识上形成全员育人的共识,也要在专业发展上具备有效育人的能力。通过“学习、对话、实践与反思”的培训模式,将育人要求和价值观教育内容融入专业教师的话语体系,强化教师作为学生领路人的影响力,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加强协同育人,将专业教师、思政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凝聚成“全员育人共同体”,每个专业教研室结对一名基础学院思政课教师、一名辅导员、一名党总支委员,以导师团队的形式服务学生,实现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职能互补、优势叠加,真正做到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统一;组织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教改课题申报,促进专业教师进一步优化“课程思政”的内容和形式。
二是挖掘专业课程的文化内涵和德育元素,形成“课程思政”教学规范。立足中药学相关专业课程的文化内涵和传承脉络,提炼出爱国情怀、文化自信、社会责任、人文精神等要素,转化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具体、最生动的有效载体;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修订专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制订《严守课堂政治纪律的规定》、《严格规范课堂秩序的规定》,编制《“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指南》,要求每位教师填写《“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表》,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形成“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规范,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教学全程;注重课堂话语传播的有效性,力避附加式、标签式的生硬说教,悉心点亮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专注度,也引发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认同。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都突出育人价值。
三是调整“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评价,建立“课程思政”长效机制。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阶梯式成长特征,以及学生遇到社会问题的复杂度,系统设计思政教育递进路径,并固化于课程标准中,推进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全覆盖;调整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中增加“课程思政”内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第一项重点评价“课程思政”内容,《听课记录本》的“综合评价和建议”栏内须有“课程思政”评价和建议,从而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从单一的专业维度,向人文素质、职业胜任力、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延伸,细化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对课堂纪律的把控、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测量;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作用,在各类教学演示、成果表彰、课堂教学技能竞赛中设置“课程思政”的评价指标,大力弘扬“课程思政”的成效,引导教师从无意识的参与转变为有意识地实践。
据悉,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中药学院将进一步明确党总支的主体责任、书记的第一责任、院长的直接责任、相关党政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将课程思政工作纳入学院中心工作。以书记、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教学主管、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等为成员的“课程思政”领导小组,负责该方案的组织实施。针对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实施情况,学院将采取激励政策,在评先评优、绩效考核分配中优先考虑积极参与“课程思政”人员。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学院将组织开展“课程思政”主题研讨会、“课程思政、党员先行”为主题的支部创新活动,院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