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机构设置  教务教学  科学研究  党建工作  学生工作  中药文化  联系我们  学校主页  基地建设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资讯>>学院动态>>正文

点一盏心灯 为青年学生引航 中药学院“倾心育人”机制为学生排忧解难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6-04-29  浏览次数:

   

    一次班级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摸底调查,一位同学此后对班级集体活动失去积极性,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甚至逐渐远离班集体,变得自我孤立封闭起来。近日,该班信息员向胡周伊老师反映,张同学平时自尊心强,内心敏感,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但她不愿意甚至反感同学们在公开场合向其提供帮助,也不愿意大家提起她的家庭情况。

得知此事后,胡老师敏锐地感受到该同学心理过于敏感,她没有像惯例一样直接找张同学进行谈话,而是在外围通过其班级、室友、朋友和家庭全方位了解张同学情况。在基本掌握她与班级同学关系、学习情况、家庭成员、经济条件和内心思想状况后。胡老师约她单独在办公室、寝室、操场等地多次促心长谈。对她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后,胡老师得出该同学情况属于“抑郁自卑心理的反应”。这种心理反应面对挫折时,不是想方设法解决,而是害怕、焦虑,进而致使情绪抑郁、行为退缩,产生严重的自卑、敏感和绝望情绪,且与她谈话时,胡老师已发现她有头痛、失眠等轻微躯体症状。

 为了有针对性地彻底解决张同学问题,胡老师逐步与张同学建立相互信任关系,以姐姐身份拉近与她的距离,并结合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用谨慎的语言和轻快的方式帮她分析她所面临情况的根源所在。并教会她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增强她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和迫切感。经过持续一个多月的谈心、观察、交流后,该女生对自身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开始积极应对,最终找回了自信、重新回归到同学们中间。

 胡老师这起典型的学生因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到其本人成长的问题成功解决是中药学院“辅导员倾心育人”机制成功运行的一个缩影。学院历来重视学生问题,对学生进行长期追踪和研究。情感问题、心理问题和社会人际交往产生的问题是困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我院关注的重点。每年春季和学期末是心理问题、精神问题、疾病等问题多发期,学院将学生常见问题、突发问题、诱导因素、潜在危险和应急处理机制等通过专题例会、案例分析进行研究、集中指导,制定应急处理方法。此外,充分发挥班委和班级信息员作用,时刻关注班级动态。对身体有恙、有潜在心理和精神问题、情感问题和学生有异常举动的等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将可能诱发的潜在问题消弭于萌芽之中。

这些95后青年大学生有其独特的特质特征。他们自负冲动却又易于盲动受挫,他们感性真诚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他们目标明确而行动迟缓,他们乐于社交却总感孤独。针对这些特质特征,朱春梅、冯岑等辅导员量体裁衣、把脉问诊,开出不同“药方”,用不同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言语娓娓道来,传递处理方法和道理,帮助他们成长。胡周伊为学生化解心理问题并给予精神慰藉,朱春梅发现精神分裂学生并为其定期辅导,潘蓉陪护意外受重伤学生送医院及时就医……

“点一盏心灯,为学生引航。只有以爱心、诚心、热心、用心的工作态度,以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的教书育人目的做工作,做好学生引路人和心灵摆渡人,学生才有归属感,师生才能凝聚一心。”院党总支书记孙文珠说。学生事无小事,只有心中装着学生、做事为了学生,悉心呵护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关爱和价值,学生工作才能小矛盾不出寝室,大问题不出班级;才能带好一个班级、一个专业,才能与学生融为一体。(罗志强供稿)

 

版权所有:浙江药科职业大学 备案:浙ICP备11036339号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四明路666号